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29章 新的实验装置

“更智能的控制系统(AI)”

“更加精准耦合的托卡马克装置内超高温等离子体运动规律模型。”

“更加能够抵抗中子冲击的第一壁材料。”

“室温超导材料(常温和超高温下能够满足更强磁约束和承受更高负荷的线圈材料)”

莫道在一个小会议室的白板上,写上了这几行内容。

EAST项目的研究为什么陷入停滞,就是基于这些大的方向。

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已经超出了EAST项目研究团队负责的内容。

某种程度上来说,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困境,本质上和EAST研究团队没有太大关系,也不是他们的原因。

就像是基于室温超导材料或者其他更适合的材料,EAST的研究员们,当然可以设计一个更优秀的托卡马克装置,

但这种材料目前都不存在,也找不到其他更适合的材料。

那EAST的研究员们除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,做一些‘雕花’的活,将现有的材料竭力用出花来以外,又能怎么办。

即便是EAST团队中有合作的材料研究团队,一直从事着这方面研究,

即便是EAST团队和其他从事超导材料方面的研究团队一直保持着联系,

但室温超导材料,依旧遥遥无期。

莫道看着白板上已经写下的几行字,往下划了个箭头,

再写下了几行新的字。

“计算机中AI模型。”

“湍流问题。”

“材料学理论问题。”

这是基于上面几个方向,更本质的问题。

核聚变在理论上是成熟的,没有太多的疑问。

但不代表,核聚变堆的建造不存在理论问题。

可控核聚变实现遇到的问题,落到最后依旧还是理论层面的不足。

材料学方面如同抽盲盒般的研究过程,没有一个比较‘科学’的理论框架,

让人迟迟无法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。

AI方面也是同样的,AI理论并不完善。

等离子体运动模型涉及到的湍流问题更是如此。

看起来可控核聚变堆建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,归根结底依旧是理论问题。

某种程度上,

这就是人类想要在还没完整满足‘前置理论’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